1987年2月7日《北京电视台》新闻报道播报:
范瑞华画展于今天上午在民族文化宫开幕,范瑞华是位中年画家。多年来他顽强学习,虚心求教,在禅意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造诣。他创作的画富有一种深邃的艺术韵味,这次画展展出了他取材于佛教典故而创作的佛教风俗画等作品五十多幅。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荣高棠等同志参观了画展。 |
1987年2月17日星期二《人民政协报》刊登消息:首都举办《范瑞华画展》
由北师大图书馆、《华声报》社、《自学》杂志、《追求》杂志等单位联办的《范瑞华画展》,二月七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九十四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为画展题名,启功为画展题字。范瑞华的画努力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画面质朴、意境空远,颇富创新精神。
|
1987年2月18日星期三《中外产品报》刊登专访文章,标题:《笔现华严图 画坛又一家 ----访中年画家范瑞华》,并刊登《达摩过江》图一幅
早春二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范瑞华画展》期间,我幸遇了作者。
以佛教徒的身份书之画之以佛教题材为主的禅意画展,解放以后的画坛上还是首次,无怪乎引起如是大的社会反响,观者如潮,有文人雅士,也有学子稚童,更有身着僧衣的佛门弟子;九十三岁高龄的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不但亲笔题签,而且坐着轮椅细细观看了画展,并说:“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不可能画出这样的作品。”中顾委秘书长荣高棠同志等怀着极大的兴趣百忙中也亲临了画展的开幕式;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画展题写了“笔现华严”。
范瑞华说:“我是试图以民俗的手法表现佛教的积极意义。佛不是神而是人。我认为能体现作画者的主观内心世界——也就是意境,又能在客观上打动观众,给人以深远的想象,达到一种美的享受,这才是艺术。而艺术没有创新也就失去了生命。”
|
1987年2月20日星期五《华声报》刊登消息:《“范瑞华画展”在京举行》
“范瑞华画展”于二月七日上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参观开幕式的有荣高棠等社会知名人士和各界群众共三百多人。
范瑞华在绘画实践中,努力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采各家之长,巧夺自然,妙于心怀,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并形成了个人独特风格。
|
1987年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报评论文章《艺海中的一支奇葩——记画家范瑞华》
今春在我国著名的文化宫——民族文化宫举办个人画展的范瑞华,是一位中年画家。本台记者在画展上采访了这位画家。
范瑞华大约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认真学习和研究了中国的绘画、金石雕刻、诗词、书法及音乐。范瑞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拜过不少名师,但是大自然和艺术馆才是我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课堂。在艺术馆里,我学习到了各家的艺术特点,在大自然中,我充分地领略了祖国秀丽的风光。”
|
1987年3月6日星期五《人民政协报》刊登文章《笔现华严刻意求新——范瑞华的禅意画》,并发表作品一幅
范瑞华多年来潜心学习,涵泳艺术,对金石、书法、诗词碑帖、宗教哲学著作一一涉猎。
综观范瑞华画展中的作品,他力求以自己对佛经的理解,用不拘一格的笔墨,使人物有形有神,酿成包含有艺术创造成分的意境。
|
1987年5月16日香港《中国游览报》刊登文章《空前绝后禅意画——访著名佛教画家范瑞华先生》,并发表作品一幅
此次画展期间北京各家报纸、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此均有详细报导。在京政界名人荣高棠、宋之光、赵寻,著名学者梁漱溟、方立夫,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及各界著名人士均到会祝贺。有的命笔题词,九十四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提写了《范瑞华画展》,著名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功题词《笔现华严》,正果法师题词:“集中佛画展览解放后尚属首创,对佛教艺术的影响是不可思议的。”各界著名人士都对范瑞华先生的佛教画展一致给以极高的评价。
他认为画家如果艺术上没有创新就等于没有生命。要想达到创新,首先要充分地理解本民族的艺术文化,及其发展的真谛。他引用佛经上的诗论证:“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是释、道、儒三家,它们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为此,范先生对佛教文化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他拜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为戒师,在正果法师的帮助和影响下,与佛教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研究佛教的禅宗理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创作了一种新的禅意画。
|
1988年6月3日《苏州日报》刊登评论文章《范瑞华禅意画和紫金庵罗汉塑像》
为了创作出代表中国民俗手法的禅意画,他潜心研究了中国的释、道、儒诸家学说,着力于表现禅意的意境。为了体验意境,他采用了“默写”手法,着重心领神会,记住特点、个性,不照搬照描……,他创作的《紫金庵十八罗汉图》,不是照搬雕塑的原貌,而是取雕塑的神韵,将这些罗汉按各自的个性、特点分布在9米长、1米宽的云水翻滚的画面之上……。
|
1989年4月10日《中国文化经济信息》杂志第四期刊登《妙笔丹青绘禅宗——记范瑞华和他的禅意画》,并发表作品一幅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的范瑞华画展,取材佛教题材的禅意画展,在解放后的画坛上还属首次。这次画展引起宗教界和美术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已故班禅大师得悉举行了这次画展,认为充分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当时94岁高龄的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为佛教绘画艺术后继有人而深感欣慰,为画展亲笔题签并出席了开幕式;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写了“笔现华严”的题词。
|
1990年8月25日台湾《醒世报》刊登文章《范瑞华的禅意画》(本文感谢北京国务院外国专家局藏英年教授引见)并发表作品二幅
范瑞华的作品在艺术上体现了不受流派的束缚,自成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目前大陆画家中,范瑞华是专事禅意作品的画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体会出他着意表现引人向善的禅意精神。他于一九八三年皈依佛教,在高僧正果大师的指导下,开始对佛教禅宗理论及佛教艺术做进一步研究,并将禅宗美学理论与西洋印象派的画风相结合,在不脱离中国绘画传统技法基础上,综合并吸收中国古代画家的长处,努力将其融会贯通。以诗为源,以佛理入画,从佛教经典宝库中挖掘出含意深邃,富有哲理的内容,摆脱了传统佛陀僧众刻板的印象,完全不以说教的手法,把人们带入画境中。
范瑞华说:“我是试图以民俗的手法来表现佛教的积极意义。佛不是神而是人,我认为能体现作画者的主观内心世界,也就是意境,已能在客观上打动观众,给人深远的想象,达到一种美的享受,这才是艺术,而艺术若没有创新就失去了生命。”
|
1990年10月14日星期日香港《大公报》发表范瑞华禅意画短评
《范瑞华禅意画展》,这位皈依佛教的北京中年画家擅长金石、书法和诗词,曾在高僧正果大师指导下对佛教禅宗理论和佛教艺术认真学习研究,以诗为源,以佛理入画,创作禅意哲理画,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
|
1992年7月21日香港《明报》刊登专访文章,同时发表作品四幅
范瑞华:朋友卖掉他的画就是他的成功。
作为一个画家,在国内、在香港,范瑞华均遇过不少向他要求“赐画”的“朋友”,可后来却发现其中一些画竟被变卖了,一些坦白的朋友更会主动跟他“投案”。难得的是,范瑞华竟然没有觉得一点不快,反而为他们“解围”道:“他们一是羞愧,因为他们出卖了朋友的友情;一是感激,因为得到了金钱上的安慰。”
他说:“我喜欢送就送,我要宣传的是中国文化艺术而非画本身;失掉了证明我的失败,变卖了是我的成功,反正画最终会落在真正欣赏它的人手中!”范瑞华能够对朋友大方豁达之心,跟他曾研习佛理不无关系。
八七年初,范瑞华已在北京首次举办了个人佛教画展,此后其禅意画展也在国内多次举行,但为了丰富创作生活,令作品更有“灵魂”,并在画坛取得更大成就,目前他独个儿来到香港定居。
|
1994年5月22日《科技博览》刊登专访文章《奇人奇才范瑞华》
刚一见面,不由被范瑞华那种说不出的艺术大师的气质而叹赏。当时他正在做现场绘画表演,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各新闻单位记者,争先恐后对他进行现场采访。
范瑞华是中国禅意画的创始人,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对佛教禅宗怀有浓厚的钻研兴趣,索性皈依佛祖,拜海内外著名高僧正果大师为师,在其悉心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和研究了佛教禅宗理论及佛教艺术,以诗为源,以佛理入画为本,自创了禅意哲理画,震动了海内外画坛。
|
1994年6月《鸭绿江时报》刊登专访文章《笔现华严——记著名画家中国禅意画大师范瑞华》
初会敬慕已久的我国禅意画派创始人范瑞华,不由被先生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所叹服。
范瑞华就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蜚声中外画坛的中国禅意画的创始人,曾先后从师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著名书法泰斗启功先生以及一代高僧正果大师。
对于这位被许多行家誉为奇人奇才的大画家,笔者可以说是早有耳闻。多年以前,笔者知道他曾被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政协报》、香港《大公报》《明报》、以及广东《南方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
范瑞华正是借助几十年来深厚博大而精深的诗、书、画、印以及音乐根底,加上他皈依佛教后二十年来对佛学的潜心研究,使他创造的禅意画在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之后,能给人以最美好的艺术享受,同时又与人以难得的感情蕴籍,人生哲理,引导人们去追求至善至美的真谛。
|
1994年6月5日星期日《丹东日报》刊登专访文章《范瑞华和他的禅意画》
第二届东方丝绸节期间,笔者有幸采访了来自香港的画家——中国禅意哲理画创始人范瑞华先生。范先生曾师从著名国画家王大观、周怀民,并有幸受到著名学者梁漱溟、启功两位大师的指点。
范先生在金石、书法、诗词及音乐等诸多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堪称一位多才多艺、发展全面的艺术家。
1983年,范瑞华在经过苦苦的探索之后,受教于当代著名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大师,潜心学习佛教文化,将禅宗美学理论与西洋印象派画风融为一体,首创禅意哲理画。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范瑞华禅意画展,一时轰动了社会各界。梁漱溟先生观看作品后评论道:“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及佛学功底,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超境界。”著名学者吴小如教授欣然题词:“绘事难如不系舟,千尊古佛赖绸缪。华年艺海倾全力,定是人间最上游。”其后,国内各种传媒都做了报道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于艺术的发展乃至创新,范瑞华别有见地:就中国画而言,历经千余年的流变,到了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的时代,可以说在技法上已臻于峰巅,谁若是依然只执迷于技法上的突破,大概难能有所作为,徒然耗去艺术生命。那未,只有从国画的内涵——这比技法更重要的本质方面——加以拓展开掘,才能另辟蹊径,以至卓然而成一家。禅意画便是这个指导思想的结晶。无论对于作者或者读者而言,禅意画经由审美的渠道,升华为对人生的彻悟。
|
1995年2月25日星期六《中国工商报》名人访谈《有无之间著华彩——记禅意画大师范瑞华》
文化艺术的发展成就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往往以出现新的形式、内容并经学者认定为确立标志。经过二十几年刻意求索,香港画家范瑞华先生,以他对佛学的感悟和拥有的诗词、书画、金石的功力,终于创造出了集四位一体于尺幅,融禅理于中国写意画大观,令学者啧啧称奇自成体系的一门新绘事——禅意画。
|
1996年9月13日《文艺报》发表范瑞华的论文《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全文见范瑞华论文专栏
创新不是摹仿,创新不是投机抄袭,那些东拼西凑、哗众取宠之作更不能标榜为创新。创新是件极为艰苦而又严肃的学术问题,创新是体现一位艺术家艺术思想、学识、才华的试金石。若想成为真正的中国画艺术家,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艺术的真谛,在复杂的生活中去寻找创新的灵感,那些目光短浅、胸无点墨之人也不会创造出什么伟大的艺术。
今天的人需要的是遗精深邃、触动心灵、与人性产生共鸣的艺术,今天的人需要的是前无古人、独树一帜、具有民族创新的艺术,只有这样的艺术才具有生命力,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要想创新就要不断地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创新就要研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将外来的文化融合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从而达到不失民族文化的创新。
|
1996年12月27日《文艺报》发表范瑞华的论文《走出当代抽象绘画艺术的误区》全文见范瑞华论文专栏
理性的主观抽象绘画艺术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已发展到顶峰。画家如果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突破,那必然导致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走向唯我的主观意识的极端。在这种极端意识的指导下,或使绘画出现怪诞,或使绘画倒退至原始符号的水平。
目前出现的一些抽象绘画艺术作品,大多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盲目地摹仿,是走入西方现在的极端意识误区的表现。
现在有人将自我意识当作超意识。这是错误的,因为自我意识的思维是狭隘的,而超我的思维是广大的,是无边际的,是包容万象的,所以那种认为超意识是在自我营造的意识中寻找超我的认识,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超意识,反而使人加速走入极端的误区。超意识的特性是建立在自我与客观世界统一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开发达到的一种平衡而产生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若找到了这个平衡点,即达到了超我,在这种平衡的心态下,人的心是平静的无任何杂念,此时人所产生的智慧是超然的,没有障碍与界限。画家如果达到了这种心境,又怎么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呢。
|
1997年3月11日《中国日报》(英文版)刊登评论文章《有无之间寻禅意》同时发表作品一幅
范瑞华,香港艺术家,将禅理与绘画自然巧妙地加以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禅以其玄奥与超然至今仍然吸引着千万艺术家们,然而对它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寥寥无几,在此,我们需要感谢范瑞华先生,因为正是他的苦心钻研使我们对禅学与禅意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在已故高增正果大师的指导下,范先生通览禅学历史,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佛教美术的渊源,尤其是禅意绘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范先生认为:现代美术所追寻的是形式,色彩,意境美,而禅意画的意境美主要是指一种超脱,自然,意味深长的美,惟有深入地领悟禅之精髓,才可以创造出这种远离物欲的美。
|
1998年7月22日《丹东政协》报刊登评论文章《范瑞华的中国画艺术成就》
在美术界,一向沉寂多年,埋头著书立说并潜心于中国画创作的范瑞华先生,此次来丹东展出的作品,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既重视传统但又不执著于中国画旧的表现技法。他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画理论进行了多年深入的研究基础上,找出了中国画的发展规律。从而,使见到他作品的人感到震撼,许多专家学者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是在挖掘并悉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了滋养与悟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才不失中国画艺术的传统本质,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民族和时代的纯粹的中国画艺术。这对那些感到中国画前途茫然,或认为中国画已经走到尽头的人来说,是很值得加以反思的。
|
1998年8月25日《丹东政协》报刊登评论文章《禅学文化的使者》
7月30日,丹东市党政及各界人士300余人参加了香港著名禅意画画家范瑞华先生画展开幕式。
开幕式的当天上午10时,在四楼的大会议室内,有举办了“范瑞华先生中国画艺术交流座谈会”。市领导和丹东艺术界,书法界、宗教界及各界人士200余人到会,若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范瑞华先生在这十几年里除了潜心禅意画的创作和研究外,还写出了《中国佛教美术发展源流》、《禅学与禅意画》两本专著。他认为佛教的输入对中国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
|
2001年9月《今秋科苑》杂志第九期刊登专访文章《“三象”论与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同时介绍香港画家范瑞华及他的作品
著名画家范瑞华是中国众多画家中出类拔萃者之一,他既懂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刻内涵与理念,又懂中国画笔墨与西方画的构成关系;是一位具有深刻精深绘画理论,又有长期绘画实践经验与非凡笔墨功力的画家。
范瑞华先生用三年时间撰写约24万字的艺术论著《中国画向何处去》,深刻的提示了未来中国画的走向。
|
2001年10月25日《丹东政协》杂志第五期发表范瑞华的论文《中国画“大师级”画家应具备的标准》
评价一个画家是否有资格成为中国画“大师”,就其艺术价值而论,并不是没有明确的标准。其实每一位有修养的美术评论家、画家都心中有数,否则也就难以称之为什么家,其标准综合起来只有三条缺一不可。
1、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体现一个画家艺术成就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
2、形成独立的艺术理论及艺术体系
所谓艺术风格必须有其理论为依据,乃至形成独立的艺术体系,成为该风格开宗立派的奠基人。
3、艺术作品有深邃的艺术内涵
世界上有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除了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外,更重要的是其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以震撼力。绘画作品若想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必须具有深邃的艺术内涵。绘画作品具有独特风格及艺术内涵,才能产生艺术生命与艺术灵魂,它充分体现出一个画家的艺术思想、艺术造诣以及画家对人与自然的感悟与理解。这是衡量一个画家是否具有“大师”风范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准。
|
2002年7月16日《中国消费者报》刊登评论文章《翰墨丹青绘精神》,并发表作品《期盼》一幅
有人认为中国画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让我们不得不为中国画的发展堪忧,直到范瑞华先生的“三象”理论观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画发展的曙光。
范瑞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画家,绘画理论家。目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范瑞华先生三部理论专著,《中国佛教美术发展源流》、《禅学与禅意画》、《中国画向何处去》。他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为基础,以儒、释、道理论为主导,根据道家的太极原理的整体思维形式,提出了中国画“意象”、“象意”、“悟象”的“三象”理论,为中国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思维与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全新的中国画艺术作品。从理论上为中国画的发展探寻出一条新的途径,在实践中证实了中国画的发展大有前途。
国画讲究的是“诗、书、画、印”四位,范瑞华先生认为诗是浓缩的语言,它可以把作品表现的更好,诗跟画,二者是相映生辉的。大师级的作品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有独特的风格;二是要有根基有理论;三是要有内涵要打动人心才能流传。范瑞华先生的成就正是源于此,源于他的人生观、事业观和绘画的意念,源于他谦虚的做人态度。
|
2002年8月26日《人民政协报》刊登评论文章《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探究》——评范瑞华《中国画向何处去》
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范瑞华绘画理论专著《中国画向何处去》一书,经作者十多年的研究与写作,终于面市了。这本以二十多万字的篇幅,为中国画家与理论家近几十年来关于中国画发展问题的无休止的争论,作出了理论性地回答。
书中作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在深入研究儒家、道家及佛家文化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画的发展规律,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及美学的指导下,通过对太极整体思维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意象”、“象意”及“悟象”三象理论,由此建立了全新的中国画艺术表现体系。
理论需要实践的证实,而范先生通过他鲜明独特并自成体系的艺术作品,将其理论的价值与作用摆在了世人面前。此外,他的作品也告诉世人他书中与理论中所强调的一点:中国画的发展并未走向穷途末路,相反有许多新的艺术表现空间与艺术表现方法在等待中国画家的发掘。当然,这需要当代中国画家加强理论意识,并将中国画的发展与自己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对自己的表现手法进行更为具体并有针对性的探索。
《中国画向何处去》一书的出版并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与现状给作者带来的信心与动力。从书中的内容可以使人感到,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很难将中国画的发展问题从理论上论述的如此透彻,更谈不上在理论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中国画。范先生在理论上与艺术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与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多年积淀而成的理论造诣,以及潜心在绘画、书法、今世、诗词和音乐等方面的广博学识是分不开的。但愿《中国画向何处去》一书的出版与发行,会给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带来全新的艺术理念,为中国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2002年9月26日《中国文化报》发表范瑞华作品一幅并附短评
范瑞华,中国画家。他经过多年对中国水墨技法与表现的研究,放弃了中国画自古以来以线描为主导的表现形式,根据中国画自身存在的特性,创造出以“光”、“面”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保留中国传统水墨画独有的韵味与魅力的同时,丰富了水墨的艺术语言。
|
2002年2月24日《中国化工报》刊登评论文章《创“三象”论,立新画风》并发表作品二幅
我国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范瑞华先生又推出他的倾心之作《中国画向何处去》。这是范先生继《中国佛教美术发展源流》和《禅学与禅意画》两部绘画理论专著后的第三部绘画理论专著。
几十年来,醉心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研究与实践的范瑞华,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为基础,以儒、释、道理论为主导,并根据太极原理的整体思维形式,提出并建立了全新的中国画艺术思想体系:“意象”、“象意”及“悟象”三象艺术思维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他创作了大量全新的中国画艺术作品。
范瑞华“三象”艺术思维体系的建立,不仅丰富、拓展了新的艺术思维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也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范瑞华兴趣广泛,博学多才。也许正是由于他对文学、哲学和音乐等诸多领域的浓厚兴趣和精深研究,才使他的画,特别是水墨画,不失中国水墨画艺术的传统原则,却又极具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充溢着浓郁的禅意之美和人性美。
|
2003年3月1日——3月7日《财经时报》艺术人物专栏文章《范瑞华:禅意画的今生来世》
范瑞华在他著作《中国画向何处去》里说:“中国画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体系,因此中国画走向世界,不能骑着从西方借来的马,应该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巨龙,在世界艺术之林看一看想一想,亲身体验一下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够对自己的绘画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
但近百年来,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文化巨变,使得现在的大部分画家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或者重复古人,或者形式上的“中西结合”,使传统的中国画充满了西画的素描、速写的线条与色彩,或者走向照搬西方绝对抽象的极端。
深受”佛学”色空观及禅学的影响,范瑞华静下心来,“大隐隐于市”,在香港那个喧哗热闹的万丈红尘中沉寂十年,,对意象和中西绘画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寻找了意象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即道家思想,不止一个意象,还有其他二象,即象意和悟象。他的画讲究阴阳对比,虚实平衡,打破了2000年来中国画对意象的执著。
|
2003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发表范瑞华作品一幅并附短评
中国画家范瑞华近十年来著书、绘画并进,在相继出版了3部美术类学术著作的同时,在墨骨水墨方面也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这幅《期盼》以水墨洇润的方式来体现明暗关系,人体的结构、衣这的质感以及人物所处环境的简单交代,着墨不多,却内涵丰富,意味绵长。
|
2006年1月12日《中国贸易报》刊登评论文章《开拓中国画艺术新意境——画家范瑞华介绍》
范瑞华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中国画的起源入手,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哲学观,对中国画进行了深入细微的探讨与研究,终于突破了中国画两千年不变的艺术思维模式,建立了全新的中国画艺术思维体系。范先生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写出了《中国画向何处去》一书。此书对中国画何去何从的问题,不但从理论上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阐述,而且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也被赋予了充分的体现。
|